如果你有参观过机床制造厂,就应该有看过工厂的技术工人们在进行手工刮研的工作,对于工人们的手工刮研操作,你的心里可能有疑问:“他们这种手工刮研真的有用吗?通过人工的方式真的能做到比机器做出来的表面效果更好吗?”下面,螺纹通止规小编就带你来一探究竟。
刮研属于精加工
对于机器,如果让它画一条直线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人类在没有其他工具帮助的情况下,如果想画一条直线就很困难了。这个实例也从侧面反映了机器在某方面的优越性。
然而,机器虽然优点明显,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随着机器的不断使用,它的精度不会不断的下降,而精度不论再怎么高的机床,它也只能加工出比它自身精度低的产品。因此,想要做出一个比现有的机器精度更高的机器,就需要认为的干预,这就是刮研。
什么是刮研?
据螺纹规小编了解在两百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刮铲工艺了,刮铲是一种目前不会被机器取代的一种加工工艺。刮研是把两个移动部件的贴合面铲直、铲平、铲均匀的工艺,数控轨道在滑动的时候刮研构成的点线面能够帮助机械达到精准移动,也能让润滑油发挥最好的功能,不会出现过早损耗,降低机器寿命。
刮研工艺是通过使用刮刀、测量工具、基准表面和显示剂,在配合上手工操作的方法,一边沿点一边测量,一边刮研加工,最终的目的是让工件的尺寸达到工艺标准,其表面粗糙到和密合性、几何形状等一一符合要求。由于刮研使用的工具简单、通用性强、加工量少、因此能做到的精度的非常之高。目前广泛应用在工具、机器的制造以及设备维修之中,而我们常见的机床导轨、滑动轴承的轴瓦、拖板等都是通过刮研精加工制作的。
平面刮研的质量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几何形状,例如厚度尺寸、平面度、垂直度;另一个则是表面质量,对于表面质量通常采用研点法,通过标准的平板或其它相配合的零件对刮研面进行研点。
刮研的步骤
刮研工艺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据工厂的熟练资深的刮研师傅介绍,要想学习刮研操作,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动作练习,每天都要经历上万次的重复微调姿势动作,才能熟练掌握腰力求控制长款、左手下压力道决定深度,右手则控制刮研点,以及双脚重心配合到更顺畅的身体记忆。
刮研完毕的轨道之间最高最低的差距可能仅有0.01mm,也有可能是1mm,它不平均,如果用力道相同,那么铲出来的面是根本不平的,因此每一刀的力量不要不同,刮研不像普通的艺术品雕塑,只要有一个地方没做到位,就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精度。在加上要铲的平面又不只一个,而是许许多多个,而这些面都要同时铲精准,难度又进一步加大。而铲花掉的部分只能挖,不能补,一旦铲错地方要从头再来一次,其他等于都白做,这就是它的难点。
综上所述精密工艺,不仅仅是智慧的代表,其中蕴含着技师们的精湛技艺,并不是谁都能学会的,更多关于螺纹量具的问题请咨询具体销售人员,本文由测范社SHS/JPG官方授权商友硕工程部小编整理完成,转载请注明出处。